首页
医院概况
医院概况
医院介绍
服务理念
医院荣誉
门诊指南
急诊指南
科室介绍
科室介绍
特色专科
临床科室
医技科室
门诊指南
急诊指南
专家介绍
专家介绍
本院专家
京沪宁专家
骨干医师
门诊指南
急诊指南
医院动态
医院动态
门诊指南
急诊指南
人事招聘
人事招聘
门诊指南
急诊指南
体检中心
体检中心
体检中心简介
癌症早筛
门诊指南
急诊指南
医患情深
医患情深
门诊指南
急诊指南
健康资讯
健康资讯
健康科普
内科科普
外科科普
妇科科普
孕育科普
儿科科普
中医科普
门诊指南
急诊指南
妇产科
妇产科
门诊指南
急诊指南
智慧医院
智慧医院
门诊指南
急诊指南
公示公告
公示公告
门诊指南
急诊指南
党建园地
党建园地
门诊指南
急诊指南
首页
医院概况
科室介绍
专家介绍
医院动态
人事招聘
体检中心
医患情深
健康资讯
妇产科
智慧医院
公示公告
党建园地
健康资讯
GUANGJI HOSPITAL
健康科普
内科科普
外科科普
妇科科普
孕育科普
儿科科普
中医科普
输液是不是不太好?
来源:来源:芜湖广济医院
时间:2020-11-24 09:36:11
输液是用针扎入血管,然后通过输液器将液体或药物注入血液,让液体和药物快速进入身体发挥作用,它是用药方式的一种。
输液的优势
和口服、舌下含服、
肛门灌肠
、皮下或肌肉注射、
雾化吸入
等用药方式相比,静脉输液药物利用率更高,或者起效速度更快。
比如口服,药物吃下去后,进入胃肠,需要经过消化吸收,然后经过肝脏先代谢处理一遍,再进入体循环。经过消化系统的黏膜屏蔽过滤,一部分药物可能不被吸收,被吸收的经过肝脏代谢一部分,利用率也会进一步下降。静脉输液,药物直接进入体循环,利用率高,起效也更快。
输液的风险
和口服的身体主动吸收不同的是,输液是身体被动被注入。
我们喝水,吃进去的食物,有多少水和电解质会被吸收,会受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调控。如果体内缺水或者缺钠,消化系统就多吸收一点,肾脏就少排出一点。如果体内水过多或钠过多,消化系统就吸收少一点,肾脏就会多排出一点。这种吸收的主动权都由人体自主去调控,就相对更容易维持稳定的内环境,也就更安全。
静脉输液则是不一样,输液器一旦和血管联通了,就不管体内的内环境是怎样,输液器里的准备好的液体和药就会进入人体。也许血容量已经过剩了,你再输入过多的液体,就可能导致水中毒,如果体内已经是低盐了,你继续输入不含盐的液体,就可能加重低钠血症。
有经验的医生,在输液前会先评估病人的液体情况,比如有没有脱水,对可能存在电解质紊乱的病人还需要去验血做评估,再针对性去补充液体和电解质。但这种评估是可能出错的,如果评估不准或错了,配了不合适的液体,输进去就会增加风险,尤其是对那些有心功能不全、肾功能不全的病人。
同时,输液是跳过了人的自身屏障系统直接把药物注入,如果药物的生产工艺有问题,比如成分复杂或者纯度不高,就容易发生输液反应。
这个问题在国内需要特别注意,由于药物审批不够严格,一些不符合现代药物安全标准的药物也被批准成了注射剂型上市,比如那些生产工艺简陋,药物成份又非常复杂的
中药注射液
,过敏反应比较多见,致死性的过敏性休克也不少见。
输液是用针突破人体固有屏障把药物打入人体,如果消毒工作做不好,尤其是在以前卫生条件比较差的时候,重复使用注射器,会导致乙肝、丙肝、HIV感染,长期输液还会增加静脉炎等风险。
输液是不是比口服效果更好?
很多病人,甚至一些医生也认为,输液是一种更高级的治疗,而且效果也更好,发烧烧几天了,吃药没见好就得输液了。
其实输液或口服或雾化,都是平等的,不存在谁比谁更高级,谁比谁效果更好,只是不同的用药方式,适用的病情不同而已。
比如人类疱疹病毒引起的幼儿急疹发烧,通常除了烧得厉害时需要吃退烧药外,并不需要做什么,输液,不管是输葡萄糖还是氨基酸还是输抗生素,并不能让病好的更快,反而会增加不必要的输液风险。
只不过在中国的医疗环境下,输液更多代表了一种积极治疗的态度,能让家长觉得医生更尽力。
输液是不是不好?
了解了前面说的优势和风险,我们就可以更好地回答这个问题了。
相比而言,输液是比口服、雾化风险更高的给药方式,所以原则上,能不用就尽量不用。但对于需要快速补液,比如中重度脱水、电解质紊乱,或者不能进食或持续呕吐,或者严重的感染、或者抢救时需要快速给药,或者需要使用那些没有其它给药方式的药物时,则该输液还是要输液。
在需要用的时候,输液可以成为救命的治疗方式,在不需要用的时候用,输液则可能成为致死的治疗方式。所以输液本身不代表好或坏,滥用才坏。
上一篇:
闪了个腰,是“伤到筋”还是“动了骨”?
下一篇:
颈椎病患者的自我救赎
网站首页
服务热线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门诊指南
急诊指南
便民服务
诊室分布
医院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