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危险危险!好久不见,它咋又变成了癌?
来源:来源:芜湖广济医院
时间:2021-10-07 09:16:42
近日,人民网报道的一则新闻“杭州25岁姑娘两年没复查,甲状腺结节变成癌”登上微博热搜,引来大家的广泛讨论。
图片源自微博
10年后,癌症又来了
在芜湖广济医院甲乳外科,同样收治了多位甲状腺癌良恶性患者,其中一位患者便是甲状腺癌手术后超过10年未复查,再次复查时发现癌症再次出现且出现转移!
刘女士(化名)于17年前甲状腺部分切除后,服用药物5年便自行停药且没有再复查。近日,随家人一起来医院体检,复查淋巴结及颈部彩超,发现淋巴结肿大伴随钙化,进一步活检穿刺并结合病史考虑甲状腺乳头癌转移。
刘女士怎么也没想到,这好久不见的甲状腺癌她又来了,且还伴随着转移。顿时对自己的行为懊悔不已!
接诊的甲乳外科李宗仁主任说到:甲状腺癌术后无论过了多少年,一定要每隔3~6个月左右复查一次甲功,一年左右复查一次甲状腺超声。
甲乳外科团队认真分析了了刘女士的病情,为其制定了详细的手术方案,决定行甲状腺癌根治术+淋巴结清扫术。手术顺利进行,术中,不仅切除了病变甲状腺,同时对中央区淋巴结,颈侧区淋巴结进行清扫。术后的病理报告也证实淋巴结癌转移。
术后刘女士恢复良好,发音正常,正在进一步康复中。
出院前,李宗仁主任再三叮嘱刘女士及其家人,术后一定要定期体检和服用药物。
到底哪一种结节才危险?
“妈呀,我们单位体检,好多人都有甲状腺结节”
“别人都说我脖子有点大,搞得我好害怕,我要不要去做个检查啊?”
“去年查出来结节是良性的,我也没管过它了,吓得我赶紧预约后天的复查”
到底哪一种结节才危险?李宗仁主任说报告单上出现这几种字样要注意!
从专业角度讲,甲状腺结节根据病因可以分为5种类型:甲状腺炎性结节、结节性甲状腺肿、甲状腺囊性病变、甲状腺腺瘤、甲状腺恶性肿瘤(临床上约 5%~15%)。除了最后一种是恶性病变,前面4种多数是良性的病变。
可以根据B超下甲状腺结节的形态来区分病变程度,也就是检查结果中的TI-RADS分类。
TI-RADS分类可以分为6类,其中TI-RADS 1类、TI-RADS 2类高度提示良性。TI-RADS 3类属于不太典型的良性结节,如表现复杂的结节性甲状腺肿,恶性风险小于5%。TI-RADS 4类为可疑恶性结节,4类再分成4a(恶性风险5-10%)、4b(恶性风险10-50%)、4c(恶性风险50-85%),恶性风险5%~85%。TI-RADS 5类高度提示恶性,是典型的甲状腺癌,恶性风险85%~100%,怀疑甲状腺恶性结节伴颈部淋巴结转移,归为5类。TI-RADS 6类是经细胞学和组织学病理证实的甲状腺恶性病变。
一旦发现报告单上出现TI-RADS 3类、4类、5类等字样,请及时到专业的医疗机构就诊。
李主任表示,如发现报告单上出现异常分类,或是发现有六大关键词:纵横比≥1、边界模糊、低回声或极低回声、微钙化、实质性、形态不规则,请及时到专业的医疗机构就诊。
选择是否进行切除的关键是确定甲状腺结节的性质。如果是良性病变,并且没有出现明显的临床症状,例如呼吸困难,吞咽困难,或者是淋巴结增大等,可以不用药物和手术治疗。
如果经诊断发现是恶性结节,也是甲状腺癌,就需要行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