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脱垂,这种产后的难言之隐该怎么解决?
来源:来源:芜湖广济医院
时间:2023-09-23 10:03:48
子宫脱垂是指子宫从正常位置沿阴道下降到坐骨棘水平下,甚至脱出于阴道口外。正常子宫的位置是前倾前屈的,子宫颈在坐骨棘水平以上。这个正常位置是依靠骨盆底的肌肉、筋膜以及子宫的韧带来支持的。如果这些组织发生了损伤或过度松弛,子宫就会沿阴道下降,甚至全部脱出于阴道口以外,就形成了子宫脱垂。
对于产后妈妈来说,大部分是轻度的子宫脱垂,较严重的子宫脱垂常发生于老年女性身上。
01 子宫脱垂的原因
妊娠、分娩:是子宫脱垂发病的主要原因。
与子宫脱垂的发生关系密切的因素是妊娠分娩,无论是孕妇选择哪种分娩方式,阴道分娩或者剖腹产,其实整个怀孕的过程都是无法避免地对盆底组织产生损伤。
温馨提示:“即使剖宫产也无法完全避免子宫脱垂的风险,而且还存在伤口愈合不良、产后感染等其他问题。”
腹压增加:有慢性咳嗽、腹腔积液、频繁地举重物或便秘而造成腹腔内压力增加,可导致子宫脱垂。腹型肥胖,也可因腹压增加而导致子宫脱垂。
衰老:随着年龄的增长,特别是绝经后,身体中的胶原纤维出现萎缩,盆底功能逐渐退化,盆底松弛从而出现或加重子宫脱垂。女性衰老后,卵巢功能减退导致雌激素分泌减少,使盆底支持组织变得薄弱、松弛,易发生子宫脱垂或使原来的脱垂程度加重。
02 子宫脱垂的症状
子宫脱垂的早期症状主要是会阴部的下坠感,但是部分患者刚开始症状是尿频、尿急,这就容易与泌尿系统感染等问题相混淆。
因此,特别提醒广大女性朋友们,如果出现尿频、尿急等症状,排除了泌尿系统疾病之后,建议进行女性盆底专科评估,检查确认是否是子宫脱垂导致的这些症状。
由于生理结构的特殊性,女性盆腔器官主要包括子宫、膀胱、直肠、阴道、尿道,主要靠肌肉、筋膜、韧带组成的盆底组织支持。一旦造成肌肉、筋膜的裂伤后,盆底组织的支撑能力受损,便会出现盆腔器官的脱垂。
03 如何改善和治疗子宫脱垂
我们可以采用臀桥的体位(具体见下图)来锻炼,还可以逐步把凯格尔运动带入到生活中会加大腹压的场景中去,比如说跑跳时。
对于部分盆底功能损伤严重的女性,还可能会建议做盆底物理治疗,比如盆底电刺激、生物反馈治疗。
盆底电刺激主要是通过微电流来刺激盆底肌肉修复,针对不同症状以及损伤的严重程度,康复师会采用不同频率强度的微电流治疗,以加快恢复。
04 注意以下五点,预防子宫脱垂
#1. 大肚子不能有
肥胖,尤其是腹部肥胖,会增加盆底负担。
肥胖会一点一点侵蚀你的盆底健康,它同时也是尿失禁的危险因素。
#2. 防治便秘
产后便秘比较常见,本来盆底就正在恢复阶段,这时便秘无疑是在伤口撒盐。
要积极调整饮食,改变排便习惯,防止过度用力。
#3. 远离重物
我知道你要顶半边天,但千万别在产后逞能。拎个油拎个米,还是交给家里人吧。
#4. 运动要适度
剧烈运动,仰卧起坐等增加腹压的运动暂时不要做。
尤其是产后有腹直肌分离的女性,选择运动更要注意。
#5. 慢性疾病
慢性咳嗽,哮喘会使腹压增加,加重盆底问题,需要及时治疗。